為求簡單,這個章節只就介面部分提及一些比較有可能用到的變數、函數、類別,更精準用法可以直接參考原始碼(script/library/accustomcore)。
樣本
樣本本身會是一個NumSet的類型,可以用字串來索引,除了一些系統預設的"基樣"外,命名方法是以"指標名稱.變數值名稱"。
型別 | 名稱 | 說明 |
String | SAMPLE_ID_CLOSE | 基樣.收盤價 |
String | SAMPLE_ID_OPEN | 基樣.開盤價 |
String | SAMPLE_ID_HIGH | 基樣.最高價 |
String | SAMPLE_ID_LOW | 基樣.最低價 |
String | SAMPLE_ID_VOL | 基樣.成交量 |
取得樣本的方法。
函數 | 說明 |
NumSet getNumSample(String sid) | 取得某樣本 |
NumSet getSynczNumSample(String sid) | 取得某已同步的樣本 |
指標
函數 | 說明 |
加入指標 | |
IDCT getIdct(String idct_name) | 取得指標 |
圖層
函數 | 說明 |
Layer getLayer(String layer_name) | 以主圖格名稱取得Layer |
Layer getIdctLayer(String idct_name) | 以指標名稱取得Layer |
...
好像沒什麼好說的了??應該說這個library中開發者比較會參與到的部分是指標的IDCT類別,但在"自訂指標類別"的範例中其實已經解說過了,剩下很多的東西都是內部系統控制的部分,說了也是徒增開發者的困擾。
這邊順帶一提"開發者要怎麼研究程式碼?"
1.) 猜看看變數名稱有什麼意義
2.) 改看看會有什麼結果
3.) 找看看別的地方的程式碼怎麼用(用變數、函數名稱等關鍵字串搜尋目錄內的所有java檔)
說穿了其實看程式碼要有些想像力,對應用也要有些概念,試著把一些分散的邏輯組合成完整的功能,有時候對我而言還蠻有趣的...但有時候也很痛苦,要看出發點是什麼,才能決定能走多遠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